陆龟蒙墓

  • 陆龟蒙,是唐代末叶的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墓在吴县甪直镇保圣寺西院原白莲寺旧址内。 陆龟蒙,字鲁望,自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长洲(今苏州)人。举进士不第,一度做过湖州、苏州刺史的幕僚,后边赋诗论著,边从事农业,《新唐书·隐逸列传》记他经常同农民一起耕种,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具有这种精神,是难能可贵...[ 详 细 ]

陆慕御窑址

  • 陆慕御窑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御窑社区(原陆慕镇御窑村),由两座姊妹窑组成。古砖窑为清朝晚期,始建年代要更早一些,砖窑拱形门尚保留历年维修的痕迹,据调查曾为清皇室烧制过金砖。 窑为双窑连体窑,南北座向,平面呈椭圆形,东西长35米,南北长33米,占地1255平方米。外部为连体结构,内部窑膛和烟囱各...[ 详 细 ]

庞氏嘉荫堂

  • 庞氏嘉荫堂位于塘桥镇跃进街,为庞氏家宅之一,约建于清乾隆末年。整座建筑原有三进,占地400平方米左右,后因街道改建拆除,现存嘉荫堂后厅。厅屋坐北朝南,面阔四间,进深7柱,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平房,总面积约150平方米。门大厅左右两柱旁各有两块石刻,刻有龙凤、花草图案。“嘉荫堂”匾额为清咸丰年间状元、两朝...[ 详 细 ]

潘世恩宅

  • 潘世恩宅位于城区临顿路钮家巷,原名留余堂,又称太傅第。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 潘士恩宅原有房屋三路六进,后部园林仍以凤池园为名。如今园已废毁,尚存住宅三路四进,占地2135平方米,建筑面积1484平方米。 历史沿革: 潘世恩历乾嘉道咸四世,在朝五十余载,官至三公,位极人臣,为清代汉臣中...[ 详 细 ]

毗陵寺井

  • 毗陵寺井位于张家港市香山北麓的金港镇长山村。据史料记载,西汉时期,大将军彭越东征,率大军途经今金港镇长山村,将士干渴难忍,遂掘淤泥为井,这就是毗陵寺井的雏形。到了东汉,江南兴建寺庙,在毗陵寺井处建立了毗陵寺(今香山寺)。后来毗陵寺香火渐旺,主持方丈泓祖率领众僧拓井9口,其中以毗陵寺井最大。9口井中有...[ 详 细 ]

钱元璙及其家族墓

  • 钱元璙墓,在吴县木渎镇七子村横山九龙坞内。 钱元璙初名传璙,字德辉,是吴越武肃王钱镠第六子(一说四子)。五代时,各割据势力纷纷争雄,吴越钱氏是其中较强的一支,据十三州之地自称为王的钱镠,定都杭州,分令诸子把守疆土,授钱元璙为中吴军节度使,镇守苏州。继而又封为检校太尉、中书令、广陵郡王等衔。钱元璙死后...[ 详 细 ]

七都广福桥

  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广福桥位于七都镇隐读村,其西堍为浙江湖州地界,明正统十四年(1449年)重修。江苏省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 现存之桥由当时江苏省吴江县和浙江省乌程县于明天启元年(1621年)合建,从桥上题刻中可得知,当时由95人捐银99两4钱。桥拱形单孔,由武康石(紫石)、青石和少许花岗石构筑...[ 详 细 ]

同里庆善堂

  • 庆善堂东溪街114号。位于红塔埭在永安桥北堍东侧,建于民国13年(1924年),朝南面河,共有四进62间,建筑面积1371平方米,是“同里三初”之一陈雅初与其弟陈翰秋的祖传房产,堂名“庆善”为吉祥之意,典出《易·丰》“六五:来章,有庆善,吉”之句。庆善堂的雕刻堪为精美,在后两进楼房前天井处都有木雕,...[ 详 细 ]

任氏宗祠

  • 任氏宗祠(东溪街103号)。 位于新驳岸始建于清初,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由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出资进行修建。该祠坐北面南,中轴线上建有门厅、祭殿、享堂共三进,其祭殿面阔三间计11.98米,进深11.85米,左、右各建有三进和一进的建筑。1986年8月,任氏宗祠被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。...[ 详 细 ]

三茅观巷沈宅

  • 三茅观巷沈宅为清代古建筑,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沈宅位于城区三茅观巷26号,清代建筑。坐北朝南五路,建筑面积4600余平方米,多为楼房。西路有五开间走马楼,装修精致,台口雕花篮、梅花撑等。前后皆有翻轩。东路第一、二进为中西合璧式走马楼,窗格、台口雕花。中路有五开间两隔厢堂楼,鹤颈式前翻轩,年代较早...[ 详 细 ]

尚志堂吴宅

  • 尚志堂吴宅位于城区西北街,坐北朝南,三路四进。东为正路,现第二进为大厅,面阔三间13米,进深九檩13米。扁作大梁,雕有包袱锦“百蝠流云”。两山墙细砖贴面。厅前石板铺地,塞口墙檐下饰清水砖斗三升牌科和抛枋,南有双面砖雕门楼。厅北为一小园,花木茂盛。第三进为三开间带两厢楼厅,楼下轩有包袱锦雕刻。第三、四...[ 详 细 ]

苏嘉铁路75号日军炮楼

  • 苏嘉铁路75号桥日军炮楼位于苏州吴江区盛泽镇群铁村苏嘉铁路75号桥东南侧。苏嘉铁路建于1935年,1936年7月通车,曾在1937年的淞沪抗战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。1937年11月,日军侵占吴江后,重兵把守苏嘉铁路,沿线修筑了许多炮楼镇压抗日武装。75号桥炮楼始建于1938年下半年,由西炮楼(两层)、...[ 详 细 ]

塘桥徐家湾遗址

  • 徐家湾遗址位于塘桥镇花园村境内徐家湾。遗址原为一高地,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。1985年5月和8月,苏州博物馆和沙洲县文化馆联合发掘,发掘面积425平方米,发现墓葬13座、灰坑18处、房基3座以及水井、水沟、灶台等。出土文物280余件,其中墓葬出土文物166件,探方出土文物103件,采集文物20余件。出...[ 详 细 ]

同里普安桥

  • 普安桥。位于新驳岸东端,亦名小东溪桥,拱形单孔,南北走向,跨后港,初建于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弘治年间(1488年~1505年)里人顾宽、沈达重建。现存之桥为清道光三十年(1850年)重建,桥全长21米多,拱券跨度为7米,由清一色的花岗石砌成,观之,甚为清隽秀丽。西侧桥身上镌有“一泓月色含规影”...[ 详 细 ]

同里慎修堂

  • 慎修堂(东溪街97号)。位于新驳岸,该堂建于清咸丰年间(1851~1861年),坐北面南,共有四进房屋。第一、二进为五开间平房,其中第二进面阔13.78米,进深6.16米,第三、四进为五开间楼房。从第二进起,每进后均置有天井,原来都有门楼,门楼上有砖雕字画和人物,“文革-”中全被砸坏。现第一进门楼处...[ 详 细 ]

同里世德堂

  • 世德堂(新填街158号) 位于新填地中端(新填街158号),为曹氏旧居,始建于清道光年间(1821~1850年),堂名取祖辈德行世代相承之意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世德堂创设“曹益隆”酱园,将沿街房屋改为店铺,其“白元酱油”和“本绍酒”制作工艺精良,风味独特,一时风靡乡镇,远近驰名。清末世德堂...[ 详 细 ]

同里务本堂

  • 务本堂(新填地124号) 位于新填地东首,习称“叶家墙门”,始建于明末,清光绪二十一年“清封通奉大夫、正三品封典”的叶仲甫重建。 务本堂建筑保存较好,大体上一仍旧貌。坐北朝南,面街临河,前后共五进,占地约两千多平方米。一条深长的备弄,将几十间房厅隔为东、西两区。据传务本堂叶氏会看“风水”,此建筑群的...[ 详 细 ]

望湖洪恩桥

  • 洪恩桥俗名环桥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望湖村,东西走向,据桥拱券题刻所载,建于明成化六年(1470年),由当地皇甫等姓25户人家捐银72两建造。此桥距今虽已有500多年了,但基本保持原貌,除桥面石级经后人整修、局部改为花岗石外,其余均是青石构筑(明代时,江南一带常用青石来造桥,因此石材为青石系...[ 详 细 ]

王鏊墓

  • 王鏊墓在吴县东山陆巷村“御道”旁小山坡上。 王鏊,字济之,别号守溪,晚年又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吴县人。王鏊参政的宪宗、孝宗、武宗时期,正是明朝统治开始走向衰败的时期。面对这样的政局,王鏊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,与当时“专横弥甚,祸流缙绅”的宦官刘瑾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。王鏊的晚年,是在吴县家乡东山度过...[ 详 细 ]

维新遗址

  • 维新遗址是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维新村的一处古文化遗址,面积6万平方米。2003年维新村基建时在郏家屯土墩发现,之后太仓市政府收回土地,停止基建。经考古研究,冈身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形成,这是太仓首次发现石器时代的遗址,大大向前推进了太仓的人文历史。2007年启动了占地约1.5万平方米的保护工程,...[ 详 细 ]